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文集

集邮,阳泉文化的一朵奇葩

阳泉市政府 www.mmdawang.com 2012-11-28 16:42 来源: 放大 正常 缩小

  集邮活动是人类近代历史上出现的新鲜事物,自从有了邮政机构和邮政业务,自从英国邮政和中国大清邮政发行了“黑便士”邮票和“大龙”邮票,世界和中国便有了集藏邮票、收集邮品,研究邮资票品,创立集邮文化,组织集邮活动的个人或机构。160多年以来,从少数西欧国家开始,目前集邮这项活动已风靡全球,成为世界上一项有组织、有领导、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条件下,集邮活动更是被人们所公认,并被许多人所青睐。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上世纪80年代,集邮活动在我们阳泉才日渐兴盛起来。虽然早在明洪武元年(1368),当时的平定州东关长乐场(今平定一中旧址)已建有递运所,承担邮驿事务;之后,在境内的通京大道上,先后设过6所驿站和15处铺递,专司邮政业务。1980年,随着全国集邮联合会和山西省集邮协会的相继恢复和建立,阳泉市集邮协会也于1982年11月20日,在全市集邮爱好者的期盼中宣告成立。从那时到今天的30年中,阳泉的集邮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尤其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阳泉的集邮文化更是锦上添花,在山西,甚至在全国集邮界都一枝独秀,小有名气,成为阳泉文化百花园中盛开的一朵奇葩。
 那么,阳泉的集邮文化究竟有哪些特色呢?

 首先,是有一批邮识丰富、酷爱集邮的活动骨干,团结在邮协周围,积极工作。
 市邮协成立以来,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绩。其中,仅集邮协会举办的全市性大型集邮展览就有10余次,举办基层邮展60余次;在参加省级以上的邮展和各类邮展竞赛中,取得奖牌或名次的达60多人次(其中1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0多人参加了全国性展出,2人的邮集作品还出国参加了国际性邮展,获得金、银、镀银、铜等奖项60多个)。在这些获奖项目中,李裕中、张兴国、李建伟、王程、刘雄的邮集作品更是技高一筹,蜚声国内。尤其是1992年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50周年市邮协举办的第四届邮展、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阳泉举办的百团大战纪念邮票首发式、1999年6月为庆祝国庆50周年市邮协举办的第六届邮展和2008年市邮协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集邮展览等,更是影响重大。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阳泉集邮队伍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水平不凡。

  注重宣传,撰写集邮论文、编写集邮专著展示集邮成果,是阳泉集邮文化的又一重要特色。
 阳泉从成立集邮协会至今,始终把宣传集邮文化,研究、撰写集邮学术论文当作弘扬集邮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些年来,我们为《阳泉日报》、山西《集邮报》、《中国集邮报》、《集邮》杂志、《集邮博览》等杂志报刊及电台、电视台提供集邮稿件近400多件,与全国集邮联、省内外邮协及邮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开办了娘子关、大寨等集邮网站,利用现代高新传播技术宣传集邮文化,为提高阳泉山城的知名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这些年来,阳泉集邮协会除举办集邮论文竞赛活动外,还组织协会骨干积极撰写集邮论文参加全省、全国、北方七省(市、区)的集邮论文交流活动,其中不少论文被省邮协、全国煤矿邮协评为优秀论文,并入选省邮协、全国煤矿邮协甚至北方七省(市区)和全国集邮联编写的论文集中,涌现出了孟宏儒、王保祥、张春生、卢月秀、王长明、宋志林、闫友发、耿润昌、崔艾举等许多撰写集邮学术论文的佼佼者,孟宏儒、张春生还当选为山西省邮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7月,市邮协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编写《阳泉集邮志》,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阳泉集邮志》于2002年11月20日前夕正式出版,为市邮协成立2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并填补了我省、地市邮协集邮史志的空白。该志书后来还参加了在四川绵阳举办的亚洲国际邮展,获得了铜奖,《阳泉集邮志》成为阳泉集邮文化的高度结晶品。

  阳泉集邮文化的另一特色,就是紧紧配合国家重大节日或企业重大活动开展,把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路线方针下。
  在这一方面,阳泉矿务局(今阳煤集团)为阳泉和山西,乃至为全国集邮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性的榜样先锋作用。阳泉矿务局堪称阳泉的半壁江山。它不仅以生产无烟煤而闻名于世,而且它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在全国500家大中型企业中也独树一帜,尤其是蓬勃开展的群众性职工集邮活动更是令人刮目相看。阳泉矿务局集邮协会,是阳泉矿务局九大协会的龙头协会,不仅爱好者最广,会员人数最多,活动也最为频繁,效果也最为明显。自从纳入矿务局工会宣传口后,集邮便成为带动全矿职工精神文明和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拳头产品,既调动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积极性,又有了保障开展活动的强大后盾,使集邮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他们的集邮活动立足于基层,每逢重大节日,如国庆、五一、七一、春节及矿庆,厂庆或其他重大活动,都要搞集邮展览或配合矿工会以集邮文化这一特有方式参与活动。1996年8月,在兰州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职工邮展中,一炮打红西北重镇,一举为山西、为阳泉夺回了金、银、铜三大奖牌,使三晋大地,阳泉煤城名声在外,格外风光。
  阳泉矿务局能在全国性的邮展上摘金挂银初试锋芒,并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多年艰苦磨砺结出的硕果。他们以基层车间,井口“一站三室”为阵地,坚持集邮活动“眼往下盯,根往下扎,劲往下使、钱往下花”的方针,在壮大集邮队伍,加强组织建设,办好基层邮展,进行学术研究,做好集邮宣传,普及集邮知识,提高集邮水平,为会员办实事诸多方面为会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加强企业职工的爱国主义和爱矿山做主人的教育,弘扬企业精神,推动矿区生产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矿务局一矿邮协,在全国、全省集邮形势处于“低潮”时,他们仍然百折不挠、无怨无悔地坚持年年举办一次集邮活动,成为阳泉矿务局邮协的一支集邮劲旅。
  据不完全统计,阳泉矿务局邮协成立17年来,先后举办过局矿处级车间邮展50多次,参加省、市、全国的邮展15次,撰写集邮学术论文150余件,举办集邮讲座20余次,受到了市、省、全国煤矿和全国集邮联的多次表彰。1997年7月23日至24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阳泉矿务局召开了全国集邮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和介绍了阳泉矿务局集邮工作的经验,为阳泉山城人民增了光、添了彩。

 阳泉集邮文化的第四个特色就是以刻制邮戳为载体,宣传集邮文化。
 设计、制作邮戳是集邮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说到阳泉集邮文化的邮戳设计、制作,就不能不提到阳泉集邮界的一位领军人物,此人叫张兴国。
 张兴国先生,曾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自幼喜欢集邮,进入城区文化局担任领导工作后,他把集邮也纳入了文化工作的范畴。他从1982年11月阳泉集邮协会成立后第二届至今一直担任市邮协副会长、城区邮协会长、省邮协理事,是编制邮集方面的行家里手。他编组的《圆的世界》、《古今风俗黄土情》《观风赏俗走龙乡》、《神州佛地》、《平遥古城》等邮集分别参加过省职工邮展、全国邮展,有的还走出国门,赴国外展出。他的邮集作品均获得不错的成绩,在省内集邮界有一定的影响。集邮后期,张兴国把集邮文化转移到设计、制作纪念、宣传邮戳方面,成为这一领域的高手。每逢重大节日(春节、七一、国庆)或重大事件(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他都要发挥自己的所长为全市邮协和应邀为本市基层邮协设计、制作纪念邮戳,尤其是春节“拜年戳”已成为每年阳泉集邮者的一项集邮“专餐”,他曾为省邮协及省内邮协和全国邮展(太原)设计刻制邮戳多枚,深受集邮者喜欢。至今将近70岁的张兴国先生,已为阳泉、山西乃至全国设计、刻制邮戳百余枚,成为阳泉集邮文化的一大特色。
 此外,刘芝田、关海昌、耿润昌、王长明等同志,以及市邮政局的历任领导,都为阳泉的集邮事业、集邮文化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他们之中虽然有的已经故去,离开了人世,但阳泉邮友是不会忘记他们的,我们会永远缅怀他们的……

 

 

 

 

 


 
        (作者系阳泉市城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宣传科原科长、市邮协副秘书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