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 > 消费领域

2017年前三季度阳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汇报

阳泉市政府 www.mmdawang.com 2017-12-01 02:55 来源: 放大 正常 缩小

2017年前三季度阳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情况汇报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1.全市社零总额完成情况

前三季度,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6.72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一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上升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总体呈现平稳运行、稳步上升趋势。但低于全省增速(6.8%)0.6个百分点,排名第十位。与2017年目标任务(7%)相差0.8个百分点,完成目标任务的72.23%。

 

 

 

2.各县(区)社零总额完成情况

前三季度,社零总额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矿区实现21.45亿元,增速9.7%;郊区实现13.08亿元,增速8.6%;开发区实现11.62亿元,增速7.0%;城区实现125.06亿元,增速6.2%;盂县实现38.75亿元,增速4.6%;平定县实现26.77亿元,增速4.5%。其中,矿区、郊区和开发区的社零增速均达到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7%),城区增速与全市水平持平,盂县和平定县增速与目标任务差距较大。

二、原因分析

1.限上企业入统数量、零售额持续萎缩

一是限上企业占比较小。据统计局提供,我市共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有15246个,而目前全市的同行业限上单位数为197家,占比仅为1.3%。由于我市限上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重偏低,直接影响了我市社零总额的增长。二是限上企业规模小,质量低。目前,我市在库企业经营规模偏低,经营发展平平,很多企业刚刚达线,对社零贡献一般。同时,受经济下行压力、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限上企业经营困难,销售下降,有些甚至已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而停业。据调研了解,目前有40多家在库企业销售额已不达标准,随时有可能退库。因此限上企业质量偏低也是影响我市社零总额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测算,2012年至今,限额以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渐萎缩,2013年的比重较2012年萎缩0.02%,2014年较2013年萎缩5.59%,2015年较2014年萎缩3.94%,2016年较2015年萎缩4.3%。2017年上半年较2017年一季度萎缩0.92%。

 

 

 

2.县区差异化明显

城区、矿区和开发区是我市比较集中的购物消费区域,与其他县区相比而言,拥有消费场所较多,商品门类齐全,服务质量较高,选择性较多,促进了辖区内社零总额的快速增长。而其中,城区的集聚性效应最为明显,是我市居民购物消费的首选,消费范围主要以服装、鞋帽、金银珠宝以及餐饮、住宿较为主。据调研,城区限上在库企业数量占全市的37%左右,2012年至2016年社零总额占全市的54%左右,是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实现地,对全市社零总额的增长影响较大。虽然今年以来,城区社零总额的增速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速缓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社零总额的快速增长。郊区由于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居民消费很大一部分在市区,而该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靠汽车和成品油来支撑。今年一季度之后,受汽车销售上涨和成品油市场回暖,郊区社零总额增速也呈现增长走势。

 

 

 

平定县和盂县主要以粮油食品等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为主,市场相对独立。但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我市各县(区)中仅平定县和盂县的社零总额增速低于全市水平,分别低1.7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严重下拉全市社零总额的快速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平定县和盂县的前三季度社零总额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有所下降,其中平定县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盂县波动较大,前三季度的增速较上半年下降幅度达1.8个百分点。

 

 

 

4.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改变,消费结构逐渐调整和升级,商品性消费需求逐渐下降,人们服务性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在文化、娱乐、教育、信息、医疗、保健、养老、旅游等商品服务上的消费越来越多,同时也带动了部分相关联的商品的销售,譬如保健药品、体育娱乐用品、汽车等。据调研了解,为适应居民的消费需求,我市北国商城、华联商厦、百货大楼等零售企业纷纷转变经营理念,新增儿童乐园、电影院、培训机构、餐饮等服务消费项目。

 

 

5.购买力分流现象比较严重

 一方面,非实体店规模扩大。拥有物流、信息流等优势的网上购物、移动支付、海外代购等消费形式备受消费者青睐,已是现在比较常用的消费渠道。消费内容从传统的百货、食品、化妆品等快速消费品,延伸到了家电、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耐用消费品。但因消费品网购交易的卖家绝大部分在外地,而我市电商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有待进一步提升,使得从我市传统零售业分流出的消费份额流向外地。据邮政部门测算,今年前三季度邮政快递业网上购销经济规模总量达39.2亿元,快递件总量1959万件,增长41%,人均发生量14件。出港、进港分别增长,60%和37%,出进比例1:5.1(2014年1:7.8,2015年1:7.4,2016年1:6.0),。按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社零总额(236.72亿元)计算,外流销售额占到16.56%。

另一方面,区域商业集聚效应不强。与太原、石家庄、北京等周边城市相比,我市大型购物广场、知名品牌、商品品种都相对较少,新款商品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价格也相对偏高。随着高铁和多条高速的相继开通运营,居民出行更加便利,方便其选择到周边城市消费。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在装修住房,购买家具时到河北香河、正定等地上述情况带来的问题是本地消费者留不住,外地消费者引不来。

 

 

 

 

再一方面,限上有19家企业,因效益不好已关闭停业,面临退库。通过摸排县区,现有18家企业拟入库,但申请上报后能有几家符合条件还是未知数。

三、下一步措施及建议

2017年按7%的增速,应完成零售额327.71亿元,但前三季度才完成目标任务的72.23%,不达进度,与目标任务相差0.8个百分点。经测算,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完成99.99亿元,难度很大。尽管如此,我们将尽最大努力采取以下措施力争完成7%增速目标任务。

1.继续开展社零督查工作。一是根据前三季度各县(区)社零总额的完成情况,对平定县、盂县和城区三个县区开展调研督查工作;二是根据各县(区)社零总额的完成情况、波动情况,通过文件、媒体等方式,不定期对其进行通报。

2.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提高社零工作力度。一是针对沃尔玛、美特好、红星美凯龙、永和豆浆、肯德基等有关企业无法入统的情况,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争取使其纳入我市限上企业库。二是建议各县(区)发动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政府部门,摸排、挖掘限上企业;三是通过相关政策措施,针对华龙之星、金虎便利等连锁超市的销售数据,进行打包报送,使其纳入统计;四是鼓励有零售业务的批发企业,单独成立销售公司,对于达限的纳入统计;五是鼓励玛丽购物、华林商城以及商业综合体等购物场所,采取统一收银、统一结算、统一纳税方式,纳入限上统计。

3.努力增加入统企业数量,提高限上企业质量。一是要加大对新增企业的申报力度。加强与统计、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动,摸清辖区内新注册企业的底数,尤其是对我市的商业综合体、电商企业的入统工作提高重视,尽快做好入统申报工作。二是提高新增限上企业的质量。在申报初期,要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要予以优先申报。三是争取推行新增限上企业奖励政策。对新入统的企业和发展突出的企业要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奖励,对统计报送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四是提高入统企业报送质量。建议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加大督查、培训力度,提高入统企业负责人对统计法律法规的认识,提升统计报送人员的业务知识储备,防止数据漏报,尽量做到应报尽报。

4.落实促消费政策,提高企业促销活动。各县(区)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费活动,充分利用“双十一”“双十二”“元旦”“店庆”等契机,商场内或各自门前或公共场所开展促销活动各县区及城管等相关部门对商家的促销活动应减少人为的限制,给予大力支持和提供方便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氛围。

5.加大纳税宣传力度,提高企业、消费者纳税意识。建议税务部门加大纳税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经营者纳税意识,加强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意识。加强对发票的管理,针对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要发票的现象,采取奖惩并用的方式,促使居民消费后索要发票,特别是针对餐饮行业对婚丧嫁娶等大型宴会消费不开发票的行为进行监控,对于顽固不化的企业,建议联合工商、食药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确保税收不流失的同时,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提升社零增长速度。

6.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限额零售总额评估分值。根据统计制度规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调查方法是采用全面统计方法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相结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划分标准,限额以上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建立名录库,实施全面统计调查,由这些企业按月向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逐级汇总而得。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采用抽样调查推算。目前由于我市限上197家企业规模较小,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难度较大,所以要在288家抽样调查企业的消费上下功夫,市商务粮食局会同市统计局去一趟省统计局争取提高我市抽样调查企业的评估分值。

 

相关推荐